互鉴共进、同心致远——玉山一中经验交流会记
教育教学交流是提升整体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应对新高考改革的关键途径。2025年10月21日,高安中学历史学科组主任伍小安老师主持了玉山一中经验交流会并与教师们分享了交流心得。他说,此次交流紧扣了当前高中历史教育的“热点”和“痛点”,不仅化解日常教学中的困惑与迷茫,也结识了志同道合的伙伴。此次交流获益匪浅!
(一)高中历史教育的“热点”:《中外历史纲要》内容多、课时紧的矛盾如何破解?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素养,避免说教?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落地?
围绕这些问题,两校教师进行了坦率的交流,形成以下共识:
强调主干,构建体系: 精简教学内容,突出历史发展的主线、重大事件、关键人物与核心概念,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历史知识框架。
价值引领,涵养情怀: 深入挖掘历史课程蕴含的育人价值,通过鲜活的历史人物、事件,自然渗透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社会责任与国际视野教育。
优化资源配置,共建共享优质资源:共同开发、评选、共享精品教案、学案、课件、试题库、校本课程等,避免重复劳动,提高教研效率。
(二)高中历史教育的“痛点”:在物理类与历史类高校招生计划与录取率存在显著差距的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确实陷入了生源困境。
物理类本科招生计划远多于历史类。对于许多成绩中上、但学科优势不明显的学生和家长而言,为了“上大学、上好大学”的务实目标,即便对历史有兴趣,也可能被迫放弃历史而选择物理,因为物理的“赛道”更宽。这种选择导致大量逻辑思维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流向物理类,历史类面临潜在优质生源流失的风险。大家一致认识到,教师及学校应引导学生基于兴趣和能力做出长远选择,同时,鼓励历史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在有限的空间内,探索将核心素养培养与应试能力提升相结合的有效路径,让课堂既有深度又有温度,在应试中尽力守护学科本质。
此次与玉山一中的教育教学交流,不是一场简单的交流活动,而是提供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的专业研讨平台。让我们以史为媒,以教为桥, 做教育路上的“同行人”。共同应对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挑战,共同探寻通往学生心灵、通往教育本真的路径,为学校发展、学生成长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徐 鹏
一 审:伍小安
二 审:周 琴
三 审:邹瑜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