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高考放学
特别。今年的高考时间很特别,延续了17年的6月高考,因疫情推迟到7月举行。
特别。高考本科考试结束的当天,大雨倾盆,暴雨如注。天好像被人捅破了,8号这天从上午一直至下午,傍晚6点到8点下得更猛。17年前,高考提前一个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每年7月,大概率雨水多。但没想到今年特别多而猛。
特别。今年新冠疫情,校园平时从来不允许家长进来。
高安中学绝大多数学生是单报本科,连续紧张的高三学习,学生希望考完的当天就回家。学校非常理解孩子们这种急切的归家之心。但根据天气预报,8号这天有大到暴雨,而放学这天,一方面学生肯定有很多物品需要带回家;另一方面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家长是不能进校园的,更不能开车进校园。冯校长充分考虑这些实际情况,在7号就召开了包括高三年级和补习部管委会成员在内的放学专题会,讨论能够允许家长开车进校园。因为家长是高考期间才赶回家陪护孩子,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健康状况不清楚;所以,专题会上的意见并不统一。冯校长在会上启示大家站在家长和学生的立场想一想,这么大的雨搬物品出校门,来回一趟一公里;同时,高安中学的社会满意度就是因为学校一直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树立高安教育的品牌;并且做为党员干部,应该要有担当意识,不能有任何畏难情绪。经过激烈讨论大家统一了组织家长测温戴口罩进校接学生的意见。经请示教体局,与市交警大队领导协商,得到交警、城管和巡特警大力支持。
为了打好这场“硬仗”,让学生离校顺利,杜绝任何可能带来的纠纷,8号上午胡浪华副校长带着学工处、安全处相唐波、谭荣建等相关人员,规划路线并现场确定车辆进出,转弯的路口,摆放各位标明路线的指示牌以及老师站岗点。下午4点,胡浪华副校长又带着高三年级及补习部全体班主任42位老师到现场分配岗位,提出明确的工作职责。
17点半,雨下得越来越大,42位班主任各就各位,已经全部到了值班点。18点,车辆开始进校,这时,电闪雷鸣,雨就像竹竿一样从天上插到地面,暴雨如注,平地起水,迅速淹过脚踝。每辆车的刮雨器都开到了最快,即使如此,好像还是难以透过前挡风玻璃看清坐在里面的司机。老师撑的伞内已经下起了小雨,而伞柄也出现了水线,衣服、鞋子全部打湿了,所有老师都挽起了裤脚,有的老师甚至已经脱下了鞋子,打着赤脚在雨中来回指挥着车辆。
有的老师看到学生抬着重重的物品,主动上前抬起了物品。
有的老师看到学生扛着物品,打伞不方便,主动将自己的伞移过去。
有的老师看到一些司机倒车艰难,主动要求帮忙挪车。
所有的老师都在雨中穿行在车流中指挥着车辆或前进,或倒退,或移位。
时间在一点一点过去,学校领导带着42位班主任在校内各个执勤点指挥;校外,交警、城管、巡特警守在高安中学的东门和南门,同样冒着暴雨穿行在车流中,指挥车辆井然有序地或进校或离校,构成高三学生毕业离校时一道美丽风景线。
19点半,雨还丝毫没有停下的迹象,这时,校园里所有的灯光都亮了起来,但也只能照着下面上点大的地方,暴雨将路灯和车灯紧紧地困在雨雾之中,砸开雨柱的是所有执勤的老师、交警、城管和巡特警执着的身体。他们赢得了接孩子回家的家长交口称赞。
20点半,车流才渐渐变小,直到没有。连续奋战了4个多小时的老师早已湿透了全身,又冷又饿。21点左右才进到食堂吃饭,食堂的工作人员重新烧了热汤。一进到食堂,有的老师就脱下了湿的衣服,拧出的水啪嗒啪嗒地打在地板上。喝着热汤,气氛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大家一扫疲倦,兴高采烈地谈论着这次特别的高考放学的情形。
清点人数时,有几个班和任因为冷得打哆嗦回家了,其中就包括杨晓香老师,而另一个女老师朱细秀到办公室烘了下鞋子过了好久才来食堂吃饭。
大家离开食堂时,校园仍然笼罩在暴雨之中,但已经一片安静,灯光依然在雨中散发着详和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