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高安中学校友童玉珍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月8日上午,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隆重表彰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者。高安中学校友、东莞市中镓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童玉珍参与研究的“氮化物半导体大失配异质外延技术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童玉珍(右二)在人民大会堂领奖
氮化物半导体大失配异质外延技术项目由北京大学牵头联合东莞市中图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中镓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明的。
项目针对氮化物半导体大失配异质外延的缺陷和应力控制,以及与之适应的图形化蓝宝石衬底制备等关键技术问题和产业应用的迫切需求,项目开发了有效提升外延质量的新型图形化蓝宝石衬底(PSS)技术和外延生长方法,制备出了部分质量指标国际领先的氮化物半导体外延材料,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氮化物半导体大失配异质外延技术体系,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项目解决的氮化物半导体外延及材料制备技术,是氮化物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和系统的基础核心技术,有力推动了我国氮化物半导体乃至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童玉珍,男,理学博士,1967年2月16日生,江西高安市人。现为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东莞市中镓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研究领域涉及半导体照明的整个产业链,包括氮化物衬底材料与设备、MOCVD材料生长、LED芯片和封装的产业化技术研究、非成像光学设计、可见光通讯、生物光环境和智能化照明等。承担过多项国家“973”、“863”、十三五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专项课题,以及广东省、江苏省重大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授权专利30多项,孵化企业6个。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东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双创人才、东莞市特色人才(II类)、东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童玉珍1985年7月以优异的学习成绩从我校高三(3)班毕业,时任班主任是黎召荣老师。1985年9月至1992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固体物理专业学习,获学士、硕士学位;1996年9月至2000年1月,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凝聚态物理专业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11月至1997年11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访问学者;2012年3月至2012年9月,清华大学EMBA总裁班学习。
1992年7月至今,童玉珍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其中,2000年4月至2003年9月,受北京大学委派参加创建上海蓝光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总工程师;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北京大学与江苏伯乐达集团合作,创办江苏伯乐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2008年11月至今,北京大学委派参加创办东莞市中镓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担任常务副总经理。2012年8月起至今,北京大学委派参与筹建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担任副院长。2016年1月起至今,负责筹建北京大学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高安研究院,担任院长。
童玉珍博士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是高安中学的骄傲,必将激励新一代青年学子发扬“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精神,树立起科技报国的雄心壮志,矢志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