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教师素养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新矛盾,新思想,新目标,新领导,新高考。为适应新时代,我们教师的素养有了更高要求,下面谈谈我对新时代教师素养的理解。
校友胡昌升,从高安中学已经毕业了三十多年,很多东西已经沧海桑田,但是气质优雅、举止端庄的徐兰芬老师,把枯燥的数学描绘成美丽风景的徐明义老师,激情澎湃的熊辉如老师,精雕细琢的周仕华老师,仍印刻在他的脑海中。从四位老师身上我们可以感悟到老师的师德和学识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为教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老师以自己的品行为学生的榜样,学生会从心里敬佩你。教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面对诱惑,得“思无邪”。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水不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教师要储备渊博的知识,有广阔的视野,教学才能游刃有余,给我们的学生留下最美的乡愁。
《下辈子,还做您的学生》,是学生在已故陶水龙主任灵前共同的约定。陶水龙主任说过,教育是我的生命,学生是我生命中最美丽的音符。他教书育人32载,当班主任20年,对学生倾注了满满的爱。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冰心说过:“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让我们爱与被爱,三尺讲台,默默奉献,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来自佛教经典《华严经》,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来提醒8900万党员别忘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也需要不忘初心,才能够方得始终。《华严经》的译者是唐玄奘,西行路上,走过八百里大沙漠的行程,许多时候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人马俱绝”;时有忍饥挨饿,时有盗贼威胁,但法师志向坚定,终得大法。教师面对面对教育中的困难,须孟子所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当今,我们学校要建设全国百强名校,我们高安中学全体教师也需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