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41题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41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它的开放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材料开放、问题开放、答案开放、学生的思维开放。这一题历年来是学生最为头疼,最难以下笔的题,因此,通过分析此题的命题特点和趋势,学生常见错误剖析,提出解题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就这几个问题做一个简要的概述。
一、命题特点
1、试题不断创新,年年“变脸”;
2、注重能力立意和素养立意,强调学科素养;
3、试题命制与学术成果、史学前沿动态联系密切;
4、均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鼓励创造性思维和求异思维,答案多元化。
二、命题趋势
1、论证方式越来越开放;
2、考查能力层次越来越深:全国卷41题命题立意基本以“论证和探讨问题”为主;
3、多元史观综合考查;
4、命题素养立意非常明显:
答题思维上倡导多角度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包容意识);
答题的原则上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证据意识);
语言表达上强调逻辑严密、文字通顺(逻辑意识);
答案内容要求通史和历史常识分析(时空概念)。
三、学生常见错误
1、审题不清,答非所问。部分考生时空混乱,乱套公式;
2、部分考生观点表达不清,论证方法不明确;
3、论点论证脱节,史料欠缺,角度单一;
4、基本知识落实不到位,考生历史学科素养整体较低。历史知识整合不到位,考生表达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与史实不符,错误表达百出。
四、解题策略指导
步骤一:看问题、明要求、确定对象
步骤二:细读材料提炼观点,在提炼观点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言简意赅并要用专业术语表述。
步骤三:组织答案(要求段落化、要点化但不主张序号化),在组织答案时要分三段:
第一段观点部分。在这一部分中要求做到两步,第一步用专业语言写出你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观点,第二步亮明你选择的观点,表述时用词一定要确定。比如我认为……正确、我同意……等。(2---3分)
第二段:史论结合部分(7---8分) 在这一部分中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运用史实来论证你选择的观点,尽量要做到史论结合。 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
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
思路二:外因、外因。
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
思路四: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 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
第三段:评论部分。(2---3分) 用理论来论证这个观点或写总结性语言。(这个结论一定要结合这道题目的内容写出,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和相关的历史史观以及历史发展的趋势等来论证。)
高中历史考试中的材料运用千变万化,分析问题的角度也是各不相同,所以掌握一定的方法对学生非常重要,希望以上分析对学生提高这一题的得分有所帮助。(历史组 凌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