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微心愿——看望省级贫困村南山村小学留守儿童
中秋节前一天,市团委联合高安中学与邮储银行一道组织去江西省祥符镇南山村小学看望在那里读书的留守儿童,陪他们提前过中秋节。
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早上,八点半左右,我们就驱车赶往瑞阳新区西区会合。会合后,我们跟车前往,其实早被告知路可能不大好走,可是真正在去往的路上,才发现比想象中的更加艰难----去往南山村的路没有铺水泥,大多被大货车压的有些坑洼,我们的车磕了好几次底盘。现在这个时节正是摘花生的时候,南山村几乎每家每户都堆着有山高的花生墙,好些房子外面都蒙上了一层黄色的灰尘。
磕磕碰碰大概行车四十多分钟,到了南山村, 就和微风撞了个满怀。风里夹杂着山村的气息, 纯朴而又自然。我们来到了南山村小学,坐落于南山村外的山岭上。对比村里的建筑,学校显得“高大上”多了,正应了那句老话“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南山村小学白墙黑瓦,白色的围墙上贴着我们的传统优秀文化三字经,里面有一个小操场,操场上有两个体彩捐献的篮球架,小学隔壁是一个学前班。经过询问,我们得知这是一座新建的小学,省里拨了一些经费。学校里孩子比较少,一个年级就十几个人,学前班才五个娃娃。到达的时候,孩子们正在上课,知道有叔叔阿姨来看他们,都显得很高兴!老师和校长见我们来了都出来迎接,非常感谢能有这样的活动来到南山村小。
我们从一年级数学老师那里得知,他是来这里支教的,两年后就会回原来的地方。我们很疑惑怎么学生这么少,老师跟我们说,有些家长在外面赚到了钱就把孩子带走了,有些家里条件稍好点的把孩子送到镇上的小学了,那里的条件要好很多,剩下的就是一些留守儿童,家里条件普遍比较困难。其实,就算老师没跟我们说这些,我们也能从孩子们的穿着上看出来,他们大多都穿着旧的有的还小了或者大了的衣服,但脖子上系着的红领巾却鲜艳无比。
下课铃响起,孩子们在老师的组织下有序地到操场上做操,孩子们都带着红领巾,只见操场上一排排红领巾在微风吹拂下缓缓拂动,就好像祖国的希望在这块土地上摇曳舞动, 好不惬意!这画面美极了!课间操结束后,市团委书记邓欣杨发表了讲话,表示希望孩子们能过一个难忘的中秋节,也希望他们学会感恩,以后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