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中学2015年十大亮点
2015年,是我校转型发展迈上新台阶的一年。高安中学人不负众望,继续秉承“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以忘我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永不服输的冲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佳绩。
一、办校规模盛况空前
2015年8月,我校接受高安市委市政府的重托,接管了高安市瑞阳实验学校。从此,我校由两个校区变成了由南浦、碧落、瑞阳三个校区组成的综合大校,拥有小学至高中各年级在校学生13000多人,教职工600余人,校区总建筑面积800多亩。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实力之强,为全省乃至全国罕见。
二、中考高考再创新高
2015年,我校1230人参加中考,上城区统招线294人,上均衡线564人,遥居全市第一。3068人参加高考,一本上线639人,二本上线1457人,600分130人,居高安市第一、宜春市前列。廖帆、卢晗怡分别以698分、691分夺得江西省理科第4名、第9名,录取清华大学;胡昊、陈敏分别以634分、619分夺得江西省文科第2名、第18名,录取北京大学。宜春市文理科状元全部为我校夺得。全省理科前10名,我校有2人;全省文科前50名,我校有8人。
三、学科竞赛摘金夺银
我校参加2015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第29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第3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共有吴浪、熊健、郑泽宇、赖方彧、胡精诚、彭磊、彭帅、邹毓、徐秋雨、徐韩松、周屹宁、杨超、邹毅璇等13人获得江西赛区一等奖;赖方彧、彭帅同学进入冬令营参加全国化学和物理决赛,分别夺得金牌和铜牌。我校参加2015江西省中学生田径锦标赛暨省体传校田径比赛,夺得3金3银5铜,获得女子团体第四名。
四、科研兴校已见成效
2015年,我校有7人获宜春市首批名师、名校长称号,7人获高安市名师称号。我校立足校本教研,走科研兴校之路,全校有10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课件获奖,有50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省级报刊上。今年2月,我校完成了精品课录制教室硬件建设,并录制了30多堂精品课。今年5月,我校作为江西省8个参展单位(高中仅2所)的代表之一参加了由教育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主办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会,在会上展示了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特色成果与创新工作,得到了江西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副厅长肖志华,省电教馆馆长张爱萍、副馆长宋荣平、曾洁华,宜春市教育局副调研员邬顼、电教馆馆长余新等领导的充分肯定。
五、名校师生蜚声赣鄱
2015年10月11日,《江西日报》以《风雨兼程一路歌》为题,报道了我校创新发展的事迹。省级党报上以长篇通讯的形式反映学校办学情况,在我校这是首次。2015年教师节前夕,《江西日报》登载了报道我校优秀教师、高安市首届最美教师梁辉事迹的文章《做学生励志的书》。《宜春日报》先后登载了报道我校优秀教师陶水龙、宜春市优秀班主任胡浪华先进事迹的文章《下辈子,还做您的学生》、《“状元班”班主任的独门绝技》。9月底,我校陈斌校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江西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1月,我校教师陈武、丁艳萍参加江西省2015“赣教杯”中小学优秀教学课例展示活动,荣获高中组一等奖。我校碧落校区初二年级学生罗鑫汉夺得江西省“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演讲比赛一等奖,并代表江西参加了全国总决赛。12月初,我校学生赖方彧以江西省第一名的成绩一举夺得全国化学奥赛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并被保送北京大学。
六、校园文化特色鲜明
一年来,我校充分挖掘潜力,广泛运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先后组建了青年志愿者协会、环保社、街舞社、棋社、书画社、美术社、摄影社、星光传媒社、动漫社等20多个体育艺术社团,这些社团在学校的科学文化艺术节上进行了成果展示。我校美术社获宜春市“十佳社团”称号。我校立足阳光跑操、校园田径运动会、歌咏比赛、科技文化艺术节、古典诗词诵读、雏鹰校园电视台、“晨曦”女子合唱团、卡拉OK大赛、校园歌曲合唱比赛等体艺特色品牌,并不断推陈出新,渐入佳境。我校电视台选送的作品《用信息化开启教育之门》《我们的今天》参加第12届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奖评选活动,荣获二、三等奖。我校校报参加第二届“梓桐杯”全国优秀学校报刊评选活动,荣获综合金奖。我校充分利用楼道的拐角、走廊的墙上、教室的后墙、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随时随地让人感悟孔孟之道、品读名言警句、鉴赏美文名句、感触“温馨提醒”、追慕身边先进,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拓展知识,陶冶情操。
七、举贤纳才立足长远
2015年,我校从华东师大、华中师大、江西师大等高校招聘了12名优秀毕业生,面向省内公开选聘了23名优秀教师,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了新生力量。我校进一步健全了干部选拔和任用机制,提拔了南浦校区单杏生、邹成国、邹瑜隆,碧落校区胡动南、黄凯、朱冬林、伍菊平,瑞阳校区周琴等多位同志到中层岗位。
八、综治工作扎实有效
一年来,我校紧紧依靠群众,实行封闭式全员化管理,层层落实综治工作责任制,将安全文明综合治理工作列为重中之重,打牢“育人队伍全员化,管理工作规范化,综治工作网络化”的工作模式,全校没有出现重大校园安全事故。我校着力实施“家长志愿者参与学校管理”制度,聘请家长志愿者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让他们担任安全知识宣传员、食品安全监督员、消防器材检查员、楼道秩序维护员、周边环境巡视员,确保了校园的平安稳定。我校保卫科被宜春市授予“先进保卫集体”称号。我校的普法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学校已申报全省第二批依法治校示范校,即将挂牌。
九、校建助学锦上添花
2015年9月,总投资1500万元,建筑面积8400多平方米,有48间教室、29间办公室和一个多功能学术报告厅,所有教室配有先进的多媒体双向教学系统的我校碧落校区新教学楼正之楼完成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初二、初三年级近3000师生喜搬新楼。投资453万元的南浦校区道路黑化工程已完成招投标程序,已开始施工。投资2000多万元的我校瑞阳校区学生公寓、塑胶运动场的兴建工程正在施工当中。
十、党群工作常抓常新
我校非常重视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先后在瑞阳校区、南浦校区和碧落校区举行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江西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预防与处理条例(草案)解读”“2015高安中学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等三个专题培训会,进一步增强了全校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全局意识和自律意识,提升了执行力和落实力。我校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校级领导班子中开展了“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系列教育活动,进一步转变了学校班子的工作作风,强化了实干精神,提升了战斗力。
一、办校规模盛况空前
2015年8月,我校接受高安市委市政府的重托,接管了高安市瑞阳实验学校。从此,我校由两个校区变成了由南浦、碧落、瑞阳三个校区组成的综合大校,拥有小学至高中各年级在校学生13000多人,教职工600余人,校区总建筑面积800多亩。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实力之强,为全省乃至全国罕见。
二、中考高考再创新高
2015年,我校1230人参加中考,上城区统招线294人,上均衡线564人,遥居全市第一。3068人参加高考,一本上线639人,二本上线1457人,600分130人,居高安市第一、宜春市前列。廖帆、卢晗怡分别以698分、691分夺得江西省理科第4名、第9名,录取清华大学;胡昊、陈敏分别以634分、619分夺得江西省文科第2名、第18名,录取北京大学。宜春市文理科状元全部为我校夺得。全省理科前10名,我校有2人;全省文科前50名,我校有8人。
三、学科竞赛摘金夺银
我校参加2015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第29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第3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共有吴浪、熊健、郑泽宇、赖方彧、胡精诚、彭磊、彭帅、邹毓、徐秋雨、徐韩松、周屹宁、杨超、邹毅璇等13人获得江西赛区一等奖;赖方彧、彭帅同学进入冬令营参加全国化学和物理决赛,分别夺得金牌和铜牌。我校参加2015江西省中学生田径锦标赛暨省体传校田径比赛,夺得3金3银5铜,获得女子团体第四名。
四、科研兴校已见成效
2015年,我校有7人获宜春市首批名师、名校长称号,7人获高安市名师称号。我校立足校本教研,走科研兴校之路,全校有10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课件获奖,有50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省级报刊上。今年2月,我校完成了精品课录制教室硬件建设,并录制了30多堂精品课。今年5月,我校作为江西省8个参展单位(高中仅2所)的代表之一参加了由教育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主办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会,在会上展示了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特色成果与创新工作,得到了江西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副厅长肖志华,省电教馆馆长张爱萍、副馆长宋荣平、曾洁华,宜春市教育局副调研员邬顼、电教馆馆长余新等领导的充分肯定。
五、名校师生蜚声赣鄱
2015年10月11日,《江西日报》以《风雨兼程一路歌》为题,报道了我校创新发展的事迹。省级党报上以长篇通讯的形式反映学校办学情况,在我校这是首次。2015年教师节前夕,《江西日报》登载了报道我校优秀教师、高安市首届最美教师梁辉事迹的文章《做学生励志的书》。《宜春日报》先后登载了报道我校优秀教师陶水龙、宜春市优秀班主任胡浪华先进事迹的文章《下辈子,还做您的学生》、《“状元班”班主任的独门绝技》。9月底,我校陈斌校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江西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1月,我校教师陈武、丁艳萍参加江西省2015“赣教杯”中小学优秀教学课例展示活动,荣获高中组一等奖。我校碧落校区初二年级学生罗鑫汉夺得江西省“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演讲比赛一等奖,并代表江西参加了全国总决赛。12月初,我校学生赖方彧以江西省第一名的成绩一举夺得全国化学奥赛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并被保送北京大学。
六、校园文化特色鲜明
一年来,我校充分挖掘潜力,广泛运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先后组建了青年志愿者协会、环保社、街舞社、棋社、书画社、美术社、摄影社、星光传媒社、动漫社等20多个体育艺术社团,这些社团在学校的科学文化艺术节上进行了成果展示。我校美术社获宜春市“十佳社团”称号。我校立足阳光跑操、校园田径运动会、歌咏比赛、科技文化艺术节、古典诗词诵读、雏鹰校园电视台、“晨曦”女子合唱团、卡拉OK大赛、校园歌曲合唱比赛等体艺特色品牌,并不断推陈出新,渐入佳境。我校电视台选送的作品《用信息化开启教育之门》《我们的今天》参加第12届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奖评选活动,荣获二、三等奖。我校校报参加第二届“梓桐杯”全国优秀学校报刊评选活动,荣获综合金奖。我校充分利用楼道的拐角、走廊的墙上、教室的后墙、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随时随地让人感悟孔孟之道、品读名言警句、鉴赏美文名句、感触“温馨提醒”、追慕身边先进,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拓展知识,陶冶情操。
七、举贤纳才立足长远
2015年,我校从华东师大、华中师大、江西师大等高校招聘了12名优秀毕业生,面向省内公开选聘了23名优秀教师,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了新生力量。我校进一步健全了干部选拔和任用机制,提拔了南浦校区单杏生、邹成国、邹瑜隆,碧落校区胡动南、黄凯、朱冬林、伍菊平,瑞阳校区周琴等多位同志到中层岗位。
八、综治工作扎实有效
一年来,我校紧紧依靠群众,实行封闭式全员化管理,层层落实综治工作责任制,将安全文明综合治理工作列为重中之重,打牢“育人队伍全员化,管理工作规范化,综治工作网络化”的工作模式,全校没有出现重大校园安全事故。我校着力实施“家长志愿者参与学校管理”制度,聘请家长志愿者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让他们担任安全知识宣传员、食品安全监督员、消防器材检查员、楼道秩序维护员、周边环境巡视员,确保了校园的平安稳定。我校保卫科被宜春市授予“先进保卫集体”称号。我校的普法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学校已申报全省第二批依法治校示范校,即将挂牌。
九、校建助学锦上添花
2015年9月,总投资1500万元,建筑面积8400多平方米,有48间教室、29间办公室和一个多功能学术报告厅,所有教室配有先进的多媒体双向教学系统的我校碧落校区新教学楼正之楼完成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初二、初三年级近3000师生喜搬新楼。投资453万元的南浦校区道路黑化工程已完成招投标程序,已开始施工。投资2000多万元的我校瑞阳校区学生公寓、塑胶运动场的兴建工程正在施工当中。
十、党群工作常抓常新
我校非常重视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先后在瑞阳校区、南浦校区和碧落校区举行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江西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预防与处理条例(草案)解读”“2015高安中学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等三个专题培训会,进一步增强了全校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全局意识和自律意识,提升了执行力和落实力。我校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校级领导班子中开展了“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系列教育活动,进一步转变了学校班子的工作作风,强化了实干精神,提升了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