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觉醒,腾飞
战争是炼狱,亦是熔炉;人民如大地,亦如钢铁;英雄为脊梁,亦为国魂;勋章铸传奇,亦塑精神。
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会将和平进行到底!
――题记
爱国、勇敢、团结、自强,自古以来,这就是植根于中华炎黄子孙心中不灭的信念。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种信念显得尤为突出。2015年9月4日的《开学第一课》,讲述的便是关于这8个字的故事,“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把血筑成新长城,这竟是战争中一个真实的场景,当英雄被炮弹炸得血肉模糊,音乐家聂耳把它写进《义勇军进行曲》,永远为后人所传唱。”
左权将军,百团大战的策划者,当国家有难,他忍痛放下弱下的妻子和年幼可爱的女儿,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只能将思念寄托在信中和满园的兰花上,终究,他把生命献给了祖国,思念永远留给了家人。“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舍小家,为大家”,这是在那个年代的无数家庭中上演的,一个个美满的家庭被战争硬生生地拆散,这种悲惨的事情放在谁身上都是不能接受的吧。
然而最令我感到震撼的是1937年的震惊全世界的南京大屠杀。我曾无数将地想象过当时的惨观,可当看到真实的历史图片资料时不审觉得血腥,横尸遍野,血流成河,整个南京就像是一座巨大的乱葬岗,阴暗与绝望笼罩着在大地。看到年幼的孩子跪在永远醒不过来的母亲身边,弟弟正在吸取母亲的最后一滴奶水,我的心中涌出了一种不知叫作什么的滋味,想起曾经看过一幅对比图,左边是日本军官出征前和妻儿在一起其乐融融;右边是面目狰狞的日军正在残暴地屠杀无辜的中国人民。我想,任何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看到这幅画面都会发出对日本法西斯的怨恨和厌恶!
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我看到这些都会感慨不己,何况是那些正坐在观众席里的百岁老兵?当国歌声响起,他们情不自禁地跟着新时代的少年一起唱起来,敬着最为标准和有力的军礼,胸前的勋章发着金光。我看到他们的跟中闪着泪花,经历过了战争的摧残,青春年华全部奉献给了祖国,如今看到祖国富强和平,怎么会不流出激动的眼泪?我平生最尊敬的就是战士和军人,他们毫不夸张是最可爱的人。而因那段历史,我对老兵更是有了更深的敬意,即使身上被打得千疮百孔,他们仍凭借着自己心中的信念屹立不倒!
这种信念就是爱国、勇敢、团结、自强,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具体的内涵,习主席说:“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真实的历史已为我们证实了这个命题的真实性,今天的我们,在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应感谢先辈们为我们打下的安定,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
天安门广场上,和平鸽已经起飞,它们在地球的上空盘旋。祖国沉睡的历史已逝,沉醒之后,等待我们的将是展翅的腾飞!
高二(12)班
刘雨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