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关于学生上网的正确观及面对“网瘾”的调查
我观察了我的QQ上好友上网的情况,一般中午和晚上的人数大概为十五人左右,部分人利用手机全天候上网。并且这一部分的同学的上网时间较长。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几个问题。
一.中学生利用QQ上网做什么?
二.长时间的上网会让他们产生网瘾吗?
根据最新的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青少年上网60.7%的人玩游戏,34.1%的人找朋友聊天,29%的人关注体坛动态,27.5%的看新闻,24.3%的人发E-mail,18.6%的人选择软件,5.7%关注卫生保健的信息。其中网瘾青少年的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9.72%。由此可见,中学生上网主要集中在网上聊天,网络游戏,网上暴力色情等方面,中学生也因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是沉迷网络的主要原因。
那么真正影响学生上网正确观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一)家庭原因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一些父母只顾自己的娱乐,忽视对孩子的管教,加上孩子内心孤独不由自主的选择上网玩游戏来排解内心的孤独,并且由于一些父母从商,做生意也同样忽略了与孩子的情感的沟通,由于缺少了与人沟通,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形成与他人交流的勇气,只好将上网当为一种释放情感的途径。时间长了,上网释放压力,寻求慰藉,刺激,就成了孩子们的“专长”,网瘾由此而生。
同济医学院的一项调查也说明了这一点,在上网成瘾的孩子中有90%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受调查的1200名青少年中有80%认为无法与父母进行交流和沟通。
(二)学校原因
当代素质教育的实施,上课补课课业负担重,压力大,缺少必要的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而“学分至上,学生命根”的观点又致使许多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加上高中课业的紧凑,一环扣一环,一但落下功课,就很难补上,致使在学习方面寻找不到突破,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加上成绩的下滑,父母的不理解,压力大,只好依靠网络游戏的方式宣泄郁闷的情绪。
(三)社会原因
虽然国家明令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并开展了多项治理行动,但赚钱最大化,利益的驱使下,金钱使许多网吧老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允许未成年人上网,甚至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检查,开设了几个秘密的场所,容留未成年人上网。虽然现在网吧实行须有身份证才能上网的规定,但据我所知,网吧网管也为未成年学生支了招,给了他们几张假身份证,以逃避公安机关的检查。
(四)个人原因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处于青春期难免希望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中寻求一些刺激,并且这时的我们求知欲望盛,对于外界的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而互联网的普及更能吸引青少年的眼球,极强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抱着试探的心理接触网络,由于一些孩子没有老师,家长的正确引导心理和行为不够稳定,网络的诱惑力又大,再加上自控能力不够强,因此,没用多长时间,就沉陷其中,最终不能自拔。
因此,要想使学生远离网瘾,必须得靠社会、学校、家长、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有一个最好的效果。要使青少年看到网络的优势,充分认识网络,建立一个正确的上网观念和安排,如何才能做到呢?我认为必须采取如下几点措施。
1.父母应关心孩子的成长
父母在平时工作中,要时常与孩子沟通,对于经常出门在外的父母也应该多多打电话与孩子,老师沟通,多多了解孩子的情况,这样可以将孩子的消极情绪及时发现,抑制,防止出现重大情况。这样,孩子就不会因为缺少情感关怀,而跑到网络上去倾诉了,从而减少了孩子对网络的依赖和欲望。
2.文化部门应加强管理
文化部门应在法律上进行完善,对于容留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老板进行严惩,吊销其营业执照,并且限制网吧数量和规定网吧不允许在学校附近建立,并且文化部门应加强对网站的管理和监督,营造一个绿色上网,文明上网的氛围。
3.自身的控制
作为学生我们应理性看待上网问题,正确认识危害,要知道不规范的上网对人的身心和身体都有危害,电脑辐射大,长时间端坐在电脑旁边容易造成各种疾病,并且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影响身心健康容易沉溺其中,加上自身控制力弱,难以自拔。
现在经常出现一些学生甚至一些成年人及一些在校大学生,几天几夜通宵上网,最后猝死的实例不少。
所以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正确选择上网方式,记住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可以开拓视野,可以对外交流,可以促进学业发展,只要我们合理安排上网,有一个理智,清醒的上网态度,上网并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