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抓研讨,分享促提升
3月16日上午,信息组全体教师在5号机房开展教研活动。活动在学科副主任刘帅的主持下分两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赵欣云老师讲解高安中学信息基础素养能力大赛——“指舞飞扬”打字比赛活动的具体细节,全组老师一起讨论比赛内容、时间、场地及比赛成绩的收集等,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活动方案。
第二部分,组内教师继续按抽签顺序分享全国优质课听课感想。
上周学科主任潘丽华和刘帅已经分别和大家做了分享。刘帅老师就《声音的数字化》作出评价:整堂课设计了问题链,创设情境,设计制作有声版公众号,在数字化学习过程中领悟数字化环境对声音的影响。表示信息课也要精心组织和开展小组探究合作,分组合作尽量要出彩。
学科主任潘丽华听了几乎全部课程,很有感触地分享她的听课总结。其中,对于优质课的选题和教学处理上,本期全国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1.跨学科,多学科知识的融合;
2.大单元,设计的项目是对整本教材的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处理和提炼;
3.情景化的活动或游戏,前后呼应;
4.多样评价,课堂中有呈现对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评价,也有展示学生互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等;
5.校本化,自主研发校本化课程。每节课都内容扎实,善用数字化工具平台,这也是我们要加强学习的,对教材处理时且要把握项目目标不等同于教学目标。
本周五位老师也相继作了分享。黄磊老师分享《探秘人工神经网络》和《航空航天研学小组手》的听课感受。整体感觉选手选课主题紧贴科技前沿,由浅入深、分层逐步提升,课堂最后都会有一个思想情感的升华,总结过程中,不仅是总结具体的知识,侧重的是总结一种探索的思路。
王火萍老师分享《基于枚举算法的问题解决》的听课感受。这堂课的设计非常好,设计过程层层递进,上课教师是以线上课为背景进行说课的,感觉技术手段很先进,最后面的内容在课堂上完成教学有难度的。
金细光主任分享《走进文本的数据分析》的听课感受。这是多学科融合的选题,利用计算思维解决分析人物关系,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处理得非常好,还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平台,技术本身就是信息素养的一部分,因此,不仅仅是学生,我们教师自身也要迅速地提升自身信息素养,学习先进的技术手段,并应用于日常教学当中来。努力提升自己。
付南辉老师分享听课感受,他的听课感想主要有三个字:高大上。表示自己将努力向他们学习。
廖婷老师分享《人工智能之机器学习》的听课感受。总体感觉是中学生的信息课程不像大学那样有具体的很专业的知识内容,而是要注重于偏重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不仅仅是学生基础水平的问题,而是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信息素养的提升非常重要。听课下来,将致力于研究怎么创设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并贯穿整个的课堂教学中。
最后,学科副主任刘帅总结:本次教研活动成果丰硕,教师听课分享有过程有收获,也对全组教师起到促进学习、提升自我的作用。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教与学是唤醒学生的智慧潜能的艺术,也是一次次唤醒教师智慧潜能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