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扬帆搏浪时,奋楫逐浪天地宽——高安中学语文组青年教师汇报课比赛(三)
4月12日上午第二节课,在A栋党员活动室语文组举行青年教师汇报课比赛。今天授课的是蓝瑞英老师,她教授的内容是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第三节课,吴丹凤主任主持评课。
《梅岭三章》是陈毅元帅身处绝境的“绝命”诗。1936 年冬,由于叛徒出卖,陈毅同志在大庾遇险,马上转回梅山。当时,胯骨被子弹击中,骨头都被打碎了,没有手术、没有麻药、也没有药品,他就把自己的腿捆在树上,然后自己用双手一点一点地挤这个伤口,把伤口里面的脓血,包括打碎的骨头,全都挤了出来,没有手术更无麻药,草草包扎之后,用水洗后,然后再次投入战斗。在梅岭,他一度被敌军围困了20多天,面对生命的绝境,陈毅写下了《梅岭三章》并将其留于衣底,这是一名革命者在生死关头的告白。这样的处境下,陈毅元帅有着怎样的表现呢?蓝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断头”“此头须向国门悬”和“取义成仁”典故的分析,联想到虽死犹战的刑天,忠于国家,至死不屈的伍子胥。取义成仁则让同学们想到孔孟两位圣人,在生命与仁义冲突时对仁义的坚守。一位坚决斗争、甘愿为革命牺牲、坚信革命必胜的大无畏革命英雄形象呈现在眼前。蓝老师让同学自己设计朗诵。同学们抓住意象和有表现力的词句,通过添加一些肢体动作和分角色朗读,把陈毅元帅慷慨赴死的革命英雄气势展现出来。通过学习《梅岭三章》,让同学们明白了革命前辈身处困境的慷慨无畏,也明白了今天的自由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第三节课,老师们进行评课。每个研课组派代表对蓝老师的这堂课进行评价。评课老师们对讲课老师的仪态风格进行充分地肯定,并认为选课巧妙,教学环节紧凑,启发有力,课堂效率高,红色诗歌站位高,厚植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当然,老师们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如朗诵环节可以让学生讨论后直接小组上台朗诵表演就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在朗读中深入了解诗歌情感,最后进行总结,致敬革命英雄就更能激起同学们对革命英雄的崇敬之情。评课老师提出的意见让蓝老师受益匪浅,对她今后教学定会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