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实基础志高行远
筑实基础 志高行远
——高二年级竞赛强基研讨提升会
为了更好的推进数理化生的奥赛,也为了筑实尖子生各学科的基础,为清华、北大的强基计划做好充分地准备,高二年级在期中考试结束后,在行政楼会议室,召开了高二年级竞赛强基研讨提升会,除管委会成员外,奥赛辅导老师和领军班部分学生参与。
管委会成员、竞赛辅导老师和学生代表积极发言,各抒己见,探讨的气氛十分热烈,达成了不少共识,助推下一年的学科竞赛,也为强基计划奠定了奋斗的方向。高二(16)班徐缉江、罗晔祎、卢晗宇作为学生代表分别发言。
附:学生代表发言稿
有志者,事竟成
高二(16)班 徐缉江
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竞赛是一条不同寻常的路,这条路上装载着我们的梦想,用不懈的汗水在这条路上前进,唯有坚持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竞赛路上满是风风雨雨,但很幸运还有八位志同道合的同学陪伴,能够一起为梦想而努力,在最美的青春里绽放奋斗的精彩。若没有一个团队的支持与互帮互助,一个人是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竞赛这条漫长的道路上,挫折相当多,学习竞赛需经历许多风雨,我也曾经经历三大“迷茫期”:第一次是高二寒假春季联赛报名失利而极度焦虑与痛苦,借助网课平台我才真正对竞赛深入了解,制定好了计划来找清前进的方向;第二次是在初赛前两个月,由于自身较高的期望因而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身体不堪重负曾在医院耽搁五日,之后又投入到紧张的备考之中,初赛前一星期能够与竞赛组其他成员在绿茵场上踢球,释放了心中积蓄已久的压力;第三次是在决赛前一个月内,对决赛模块的加大以及试卷的生疏心中不免再次焦虑,之后是在对其他强校的学生学习长时间投入才在最终取得理想成绩。竞赛不同于高考,每前进一步都存在相当大的障碍,只有正视自己所遇挫折,足够自信并学会反思,只要拼尽全力,便可无怨无悔!
对竞赛而言,时间的投入相当重要疫情在家的四个月以及初赛前后三个月里我竞赛的黄金时期。在平常学习中,应能够在确保高考分数的前提下的时间都画在竞赛内。在初赛前的一段时期内,停课冲刺激赛是相当有必要的。
学竞赛?非易事,兴趣只有开始和最终才有,未学到一定高度是无法感受到兴趣的,等到真正领悟到竞赛的精髓,兴趣便油然而生“选择了竞赛便选择了风雨兼程”没有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梦想,没有未经努力而理所当然的成绩。唯有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用踏实的努力换得成功的喜悦,为梦想所奋斗,相信将来的你回顾自己高中的竞赛历程,定会感谢这段宝贵财富!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在这里分享一下我的竞赛历程,在高一的上学期,我主要学习了竞赛一轮知识,这一时期我还不太能灵活运用知识,水平还不是很高,2020新年伊始,疫情袭来,我先是听了网课,又刷了两本资料书,在简单的考试中已经可以得到不错的分数了,而在停课期间,我进行了实验培训,同时通过多次模考,具有了应对复赛考试的能力。
接下来便是理论考试,在面对那张比较“偏”的卷子时,一开始我确实有些慌张,但通过调整心态,最后还是基本完了卷,计算失误也比较少,才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在随后的实验考试中,我的成绩与高三同学相比仍有差距,可能也是时间投入与熟悉程度的问题,总而言之,这次考试虽然与省队差之毫厘,略微比较可惜,但总体上还是客观反映了我当前的水平。
在今后将近一年的竞赛学习中,我会进一步夯实基础,同时使自己达到全新的深度,争取像现阶段对待高考一样,以高屋建瓴的视角看待复赛,在竞赛之路上走得更远!
高二(16)班 罗晔祎
略谈考试的经历
高二(16)班 卢晗宇
在数竞考试即将开始的前十几天,我心中压迫感可谓是陡增,一种莫名的感觉,可能是实力不足吧,总之状态比较不好,甚至身体也出现了问题。
在马上要考试的二三天,心态反而不紧张了,可能甚至是破罐子破摔的感觉,什么也没多想,好吃好睡,即使是在前一天晚上,我也是看完电视然后卷着被窝呼呼大睡。
考一试时,整个人就什么也不多想,拿着题目只管做,当时真是心无杂念,现在看来,倒是很符合沸家所谓的“空”吧。其实这种状态我也不常达到。
考二试时,不到10分钟就把第一题给做出来了,由于自认为一试考得比较好,当时激动的心情可谓无与伦比,整个人更是春风得意,不信剩下的时间磨不掉一道大题。然而事实总是如此,大概是见识少,底子薄的缘故,我在后面之道道题中反复横跳,以期“可乘之机”,结果却是一分也没得到。高涨的热情随时间而凝固,最后化作一团死灰。
这次考试其实较为侥幸,为我捕得个名不副实的数竞省一的名号,路漫漫其修远矣,真正的数竞大路其实漫长而我又刚刚起步,可需要的,是一颗上下而求索的心去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