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的重要成分——调节情绪的能力
亚力克西斯·卡瑞尔博士说:“不知道抗拒忧虑的人,都会短命而死。”人的情绪不仅对人体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影响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低情商者会被情绪所控制,让自己陷入失败的深渊,而高情商者则能控制好情绪,进而创造条件,获得成功。
学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不要做自己兴趣的奴隶。高情商的让你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让自己进入洒脱豁达的境界,进而让自己掌握了生命的主动权。
人的情绪对健康影响极大,愉快的情绪会给人带来健康,悲观的情绪会给人以负面影响,诱发各种疾病,使原有病情加重。喜怒哀乐使人之常情,生活中一点烦心事没有使不可能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做生活的主人,做情绪的主人。
善于处世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一个人是够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适应不同办事儿对象、办事环境也很重要。
处险而不惊,遇变而不怒。如果你不能即使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来适应办事的需要,那么在现在这种复杂的群体中就没法办事。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自己的行动,这在办事中是很重要的。在门被砰然地关上,玻璃杯被砸碎,一阵咆哮声以后;在被人无情地冒犯之后;当我们在办事儿时犯下了一些不该犯的错误之时,我们的情感如何呢?
你是否会动辄勃然大怒?你可能会认为发怒是你生活的一部分,可你是够之奥这种情绪根本就无济于事?也许,你会为自己的暴躁脾气辩护说:“人嘛,总会发火、生气的。”或者是“我要不把肚子里的火发出来,非得憋出病来。”
尽管如此,愤怒这一习惯行为可能连你自己也不喜欢,更别说别的了。
同其他所有情感一样,这是你思维活动的结果。它并不是无缘无故地产生。当你遇到不和意愿的事情时,就认为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这时开始感到灰心,随后,便是一些冲动的相伴动作,者总是很危险的,对办事者来说,它并没有什么好结果可言。
痛苦的感受会侵蚀我们的自尊。
我们也许会在早上起床时觉得自己像个百万富翁,但有时候,指一秒钟的时间,一个不赞成的、一个请示的念头,或想起过去失败的一件事,就可以使我们一念之间觉得自己一文不值。
我们也许有洞察力,先见之明,后见之明。然后只要有人碰触到到我们的敏感的枢纽,或是悲剧发生,这些都会在一瞬间逃得无影无踪。这时我们的每一根纤维就会充满了感情,把所有理智的声音淹没掉。
我们之中绝大数人都很熟悉下面这些症状:麻木、失眠、失败、疲倦、沮丧、叹息、太多的事要做,但没有兴趣做,以至于做事没有调理、悲伤、失去热忱、寂寞和空虚。
令人感到欣喜的是,虽然我们不能防止坏的感受来临,但我们却能阻止它们停留。
《你的误区》的作者韦恩·戴维说:“你应对自己的情感负责。你的情感是随思想而产生的,那么,你只要愿意,便可以改变对任何事物的看法。首先,你应该想想:精神不快、情绪低沉或悲观痛苦到底有什么好处?而后,你可以认真分析导致消极的情感的各种思想。“
一位演讲人站在一群嗜酒者面前,决心向他们清楚地表明,就是一种绝无仅有的邪恶之源。在讲台上摆着两个相同的盛有透明液体的容器,演讲人声明一个容器盛有清水,一个则盛有纯酒精。
他将一只小虫子放入第一个容器,在大家的注视下,小虫子游动着,一直游到了容器边上,然后径直爬上了玻璃杯的上沿。这时,他又拿起这只小虫子,将它放入盛有酒精的容器。大家眼看着小虫子慢慢死掉。
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我们办事的过程中,愤怒、沮丧就像九一样,它可以使我们即将要做的事一样功亏一篑。
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当一个人无意中触痛了你的敏感之处,你就不假思索地乱喊叫,人家对你的印象还会好吗?当人家同意你的一个问题,你就高兴得手舞足蹈,他们对你的印象也还会好吗?——也许他们会认为你太幼稚了。
麦克可·迈克说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星期六的上午,他会见某公司主管。约见地点是他的办公室。主人事先说明谈话会被打断20分钟,因为他约了一个房地产经纪人。他们之间关于该公司迁入新办公室的合同就签字了。
由于只是个签字手续,主人允许麦克可·迈克在场。
这位房产经纪人带来了平面图和预算,很明显已经说服他的顾客,就在稳操胜券的时候,他做了一件蠢事。
这位房地产经纪人最近刚刚与某位公司主管的主要竞争对手签了租房合同。他大概是兴奋的,仍然陶醉在自己的成功之中,开始详细描述那笔买卖是如何做成的,接着赞美那个“竞争对手“的优秀之处,赞其有眼力,很明智地租用了他的房产。麦克可·迈克猜想接下去他就要恭维这位公司主管做出了同样的决策。
公司主管站起来,谢谢他做了这么多介绍,然后说他暂时还不想搬家。
房地产商一下子傻眼了。当他走到门口时,主管在后面说:“顺便提一下,我们公司的工作最近有一些创意,形势很好,不过这可不是踩着别人的脚印走出来的。”
房产经纪人在关键时候忘了对方,只顾着欣赏自己的推销成果,而忽略了买方也有其做出正确抉择的权利。
可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行动,这在处世中的重要性。当你在被人侮辱之后,你是否会动辄大怒?你可能会为自己开脱认为发怒是生活的一部分,甚至会为自己的暴躁脾气辩护:“我要不发火,非得憋出病来。”所以,你自己也不喜欢生气这种行为,更何况别人呢?
应当牢记的处世之道:不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不如意的事,都不要轻易发作,一旦你发作出来,无论对人对己,都不会有好结果。所以要控制你的情感!也许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那么容易,但我们却有必要这样做,因为这是你处世成功的必要心理准备。(尹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