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乃为师之本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在慨括教师的职责时,把传道放在授业之前,意在突出传道是师者的首要任务。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盲人者盲心,盲心者必自盲”,教师的核心就是师德,师德乃为师之本。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因此,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质是教学中的关键性因素,对于中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具有重大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很多教师接触到的事物越来越复杂,使其在思想方面产生了偏差,因此,中学进行师德建设刻不容缓。
1.责任心是教育的保障
如果你没有了责任心,你将一事无成。如果你没有了责任心,你将面临着别人对你失去信心。如果你没有了责任心,你将不配做一名教师!所以,我们更应该做一名负责任的教师。教师教书育人应该是面对全体学生,不能放掉任何一个学生。必须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促进他们在思想品德、智力、体质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其实,作为教师的我们心里都清楚的知道:我们的学生不可能都考上大学,况且考大学并不是学生成才的唯一出路,学生长大后没考上大学而成就非凡的每个班级都有很多。但我们往往还是偏爱优生,歧视后进生。在批评学生时不能耐心开导,语言粗暴。使学生很紧张,提心吊胆,其后果只能更加挫伤孩子的进取心,养成怯弱无能,胆小自卑的性格。我们要去细心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他们,少一点责备。
世界上的成功人士很多,虽然他们生活的环境和人生经历各有不同,但是他们都拥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点,那就是对自己深深的责任感和执着的态度。1920年,美国一个年仅11岁的男孩在踢足球时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赔12.5美元,当时12.5美元可以买125只母鸡。闯了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过失负责。可他没钱,父亲说:钱我可以先借给你,但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个男孩就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半年后,他终于还给了父亲12.5美元。 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我不知道,假如没有经历这件事,里根还会不会是后来的总统。但我知道,一个人拥有了责任心,就拥有了至高无尚的灵魂和坚不可摧的力量。在别人心中,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就如同一座高山,不可逾越,不可挪移。我们的教育难道不也正是如此吗?
2.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育的必要条件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每个教师都要谨记的一条。教育学生,首先要了解信任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用包容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行为。热爱学生,学生有困难时,教师要尽心尽力的帮助,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把学生当做一个和教师平等的个体来看待。热爱和尊重学生,帮助他们学习,认同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做他们生活和学习中的良师益友,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注重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首先要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等先进思想理论,加强道德修养和思想觉悟;其次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业务水平;最后更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生活遇到的困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崇高伟大的事业,需要我们安于清贫,无私奉献;教育也是一个复杂浩大的工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终生追求。以上只是我在教育工作中的浅见,以此和广大教育同行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