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之我见
高效课堂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的共同进步,是知识和素养的共同提高。高效课堂必须具备以下特质: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的工作对象有思想有生命的孩子,课堂中的突发事件需要教师具有冷静的头脑和处事不惊的态度。只有课前对学生、对教材做好充分、充足的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挥洒自如。除此之外还要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较强的调控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课堂事态的发展,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对教材充分的理解。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是教学准备的关键环节,教师只有知道上什么,怎么上,什么是重点、难点才能上好课。
三、教学设计要适合学生、贴近生活。教师应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尽可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在体验参与与合作的乐趣的同时收获知识,感悟生活,认识世界。
四、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高效就其内涵而言,是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它涵盖了高效的课前精心预习、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展示和课后的反馈。一般来说,高效课堂评价的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0%以上。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编制科学合理的导学案。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来调动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教学中适时指导、监控、反馈、激励,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更是我们课改的主阵地。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