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一课有感
在教研组长的精心安排下,我们文综组于10月9日听取了初三年级朱碧云老师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一课。通过这次听课学习,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来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亮点颇多
1、巧设情境
朱老师通过播放视频《地球,你好吗?》导入新课,视频中所展示的地球资源和环境不容乐观的形势,加上音乐旋律的渲染,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当中,引发学生对资源、环境问题的思考与探究,最后,学生们都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们应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2、巧设环节
通过本次听课学习,我发现朱碧云老师的整个教学设计十分严谨,有很强的逻辑性,她不仅做到了紧扣教学重点、难点,又巧妙地“跳出”了教材。本堂课,朱老师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环节一、“知”国情,向学生介绍我国的资源国情和环境国情;环节二、“晓”危害,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分析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环节三、“明”对策,启发学生争当“节能环保小卫士”,三个环节之间紧紧相扣,对学生的引导与启发也层层递进,整个课堂教学思路非常清晰,教学过程十分完整。
3、巧用视频
本堂课的还有一大亮点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巧妙地运用视频。视频在教学中的运用相对于图片和文字来说,有更强的直观性和更有效的说服力。朱老师在向学生介绍我国的资源国情和环境国情时,巧妙地借助课件播放视频,通过视频进行直观地介绍,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提高,并且,他们都能较容易地从中找出相关数据和信息,从而很快得出: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形势,非常严峻,不容乐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朱老师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关注我们身边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时,也恰到好处地播放了一段介绍“高安陶瓷工业污染”的视频,视频中呈现出我们高安一系列的资源、环境问题,对学生们的心理触动很大,激起了学生们节能环保的强烈意识,这就为后面分析环境污染的危害以及探讨节能环保的对策做好了铺垫。
二、美中不足
毋庸置疑,朱碧云老师这堂课是非常成功的,其中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但也稍有些美中不足。朱老师这堂课在教学进度上有点“前松后紧”,这可能与第一环节中视频播放时间较长有关,从而导致后面学生分组讨论的时间较短,使得第三环节的教学有些仓促,因此,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不够高,特别是教室靠后几排的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很好地调动起来。但有人说,遗憾也是一种美。我很赞同这句话,正是因为认识到自己有或多或少的不足,我们在教学道路上才会更加地努力尝试着改进和突破!
三、自我反思
这次听课学习,也引发了我对自己课堂教学的反思,作为没有什么经验的新老师,不能娴熟地组织课堂教学;对教材缺乏独到见解,并且不敢大胆地“跳出”教材;也不会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我深知自己的教学是非常生涩的、拘谨的、笨拙的,因此,我也常常因为自己的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私下里偷偷地焦虑、沮丧,但冷静下来,我还是会琢磨着如何去改变现状。
今天,在细数朱碧云老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一课的亮点时,我发现自己似乎找到了改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