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研讨 尖力凸显
“趣”是人们精神愉悦的一种追求,是对生命之乐的一种体悟。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无论是快乐课堂、高效课堂,都离不开以“趣”乐”激教、促学。在“趣”昧横生的教学情境中,师生的情感就会激发,知识的琼浆就会在畅通的渠道中进发、流淌。
1.倡导师生和谐,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师生间心灵交往和谐的境界是教育技巧的顶峰。”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学应是师生互教互学,互启互补。在教学中,师生地位平等,共同研讨,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2.贴近学生生活,体味学习乐趣
教学是一个源于生活,最终回归生活的过程,因此,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中寻找突破口,从生活中推导出我们所要讲述的知识点,例如在教学“消费者要善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内容时,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由学生分别扮演商家、消费者、消协、相关行政部门、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工作人员。通过他们之间的一系列对话再现了“商家侵权——消费者维权”的生活场景,增强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从中找到乐趣,引起师生间、学生间的强烈共鸣。
3.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习情趣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教学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空间,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讨、发现的时间,将枯燥无味的填鸭式课堂教学转化为形象生动的一幕幕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吸引学生真正参与,使学生怀着积极健康的心态,在主动合作、探究中体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乐趣和价值。以情生趣,以趣激情,学生方“可与晤语“可与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