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的讲话:科学合理安排时间
我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有一天,时间专家为一群学生讲课,专家拿出一个一升的广口瓶放在桌子上后,说:我们来做个小测验。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般大小的石块,把他们一块块放进瓶子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去为止。这时他问学生:“同学们,瓶子满了吗?”所有的学生应答道:“满了。”他反问道:“真的满了吗?”说着,他从桌子下取出一桶砾石,倒了进去,并轻轻敲击玻璃瓶壁使砾石填满石块间的间隙,“现在满了吗?”他又问道。这一次学生明白了,一位学生说,“可能还没有。”“很好!”专家从桌子下又拿出一桶沙子,把沙子慢慢倒进玻璃瓶。沙子填满了石块间的间隙,他又一次问学生:“现在瓶子满了吗?”“没有满!”学生大声地说。然后专家拿出一壶水倒进玻璃瓶中,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他望着学生们,问:“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在等待我们去处理,我们不可能对每件事情都一视同仁,否则,胡子眉毛一把抓,肯定时间不够用。而且,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时间更加紧迫。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优化时间呢?怎样可以从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中得到最大的报酬呢?以下方法不妨试一下:
一、事情应该分清主次
一个有效率的人,应该根据事情的重要和紧迫程度,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列出来,然后再有序地完成,例如,明天要考语文,下午有球赛和英语口语训练,晚上要陪同学散步。这四件事在等我们去完成。很明显,我们应该花大块时间复习语文,准备明天的考试;其次,若还有时间,接下来应该去练习英语口语;至于球赛的事,可以缓一缓,而去公园散步,则可去可不去。
二、充分利用最显效率的时间
由于每个人生物钟不同,所以每个人在不同时间做事,效率也不同。有的同学最佳状态在早上,那就应该把自己最重要的任务安排在早上,可以背课文、单词;而有的同学最佳状态在晚上,那么可将白天课上讲的内容复习巩固一下。临睡前可以把这些内容在脑海中放放电影,记住不会的地方,第二天再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三、东西放置要有条理
平时的书籍、笔记、衣服等日常生活用品要分类放置,条理清楚,以便查找。如果乱放,找东西的时间就要占很多,一会儿书忘带了,一会儿直尺不见了等等,找得焦头烂额,既白白浪费了时间,又影响了学习和心情。
四、适当的休息
适当地变换学习的内容,不同学科交叉学习,可以缓解大脑的疲劳或消除疲劳,提高学习的效率。变换一下身体姿势,从事一些体育活动。可以在上完40分钟一节课后,到教室处走一走,看看绿色植物,缓解眼睛的疲劳。可以为自己订一份作息时间表,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表执行,长期坚持,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同学们,时间是人生的财富,我们的人生就是在时间的长河里慢慢展现的。我们要珍惜时间,科学合理安排时间,让自己有限的生命更精彩!
谢谢大家!